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什么是教育?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。”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、处世态度,习惯很强的惯性会不经意间影响人的一生。
为了培养思源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,提高文明意识,号召他们从现在做起,从自己做起,从点滴做起,用自己良好的习惯去构建和谐校园,2018年5月15日下午,思源实验学校举办了“养成良好习惯,争做文明学生”为主题的演讲决赛。此次活动由校团支部策划,五、六、七、八年级学生全员参加。比赛要求:题目自拟,紧扣主题,内容健康,思想性强,语言流畅,时长限定,脱稿演讲。


比赛有条不紊展开,左琦书记宣读比赛注意事项,宣布“养成良好习惯 争做文明学生”演讲比赛开始;江红霞主持比赛进程;资深教师评委评审打分。
经过近两小时的精彩角逐,活动共决出一等奖3名,二等奖5名,三等奖9名。与会学生接受了一次“养成良好习惯 争做文明学生”的洗礼。



约·凯恩斯【美】说过:思想引导行为;行为养成习惯;习惯造就性格;性格决定命运。可见 “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。”(奥维德)良好的习惯是成功者的标配。人生短暂去也匆匆,作为学生特别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,聆听老师的教导,学会知恩和感恩,珍惜现在的拥有,发奋读书,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和缔造者。

面对朝气蓬勃、渴求知识的孩子们,李玉红校长宣讲了举办“养成良好习惯 争做文明学生”演讲比赛的意义,深情的告诉孩子们:罗曼罗兰说过“没有伟大的品格,就没有伟大的人”。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全面教育,更应知书达理,举止文明,谈吐文明。学校是塑造人格的“大熔炉”,因为每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,而且会扩大到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。所以我们只有从小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,“见贤思齐”,高度自律,不断完善自我,长期的反复的强化良好习惯,才能做到“虽离师辅而不反”。
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呢?

对于学生而言,养成良好习惯还应做到:第一,循序渐进,说到做到。第二:学会自控,修炼定力。第三,自我监督,修正及时。

成功与失败也许只是一步之遥,从现在起,培养好习惯,就是为将来播下了成功的种子。 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,做习惯的主人,它可以助你快速走向成功,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