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面对犯错的学生
思源实验学校 黄清明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,无论在学习上,还是在做人上,总免不了出错。我们教师该如何面对出错的学生呢?我认为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,出错的原因,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灵活有效的处理方法。
一 最常规的做法是批评教育,是大部分老师用得最多的手段。
批评也是要讲究方法的,对于那些故意犯错,屡教不改的学生,我们的批评就要直接些,严厉些。比如上课走神甚至趴着睡的学生,我们就应该直接弄醒他,告诫不准再睡觉了,甚至让他站起来,直到瞌睡跑了为止,。而对于那些偶尔睡觉,自尊心较强的学生,我们可暗示式的批评。还是以上课瞌睡为例,英语教材中有Who is that boy? Which one?这个句型的操练,我用手模糊指了指睡觉的那个学生的方向,班上其他的学生就会顺着我的手的方向去找,睡觉的学生就会很不好意思,他自己会懂得反思,不再睡了。如果睡得很沉(当然老师不要让这种情况发生为好),他的同桌也会提醒他的。我现在的九(六),有位叫童莉婷的女生,上课一走神就迷糊,看着坐得很端正,很认真地看书,但时不时地突然点一下头,很显然在参瞌睡。这位女生成绩中等,我私下和她交流过,她也表示很想学,愿意改正,就是老爱睡觉,还主动叫我帮助她。本来学习基础不牢靠,学习很吃力,这样的学生是不能严厉打击的,以免挫伤她的学习积极性。有一次我见她又开始点头了,就改编了一首诗:暖风吹得莉婷醉,错把教室当寝室。学生们哄堂大笑,朝她望去,莉婷也脸红了,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笑,我也朝她微笑。
二 模糊处理。
模糊处理是明知道学生犯了错误,装作没看见,装作没听见,装作不知道,让他自己去想,去悟,去思考,从而达到自省的目的。去年带的班级中有位男生,是个让老师们都头疼的一个孩子,对学习不感兴趣。下课倒是很积极,到处有他的影子,调皮捣蛋总有他。有一次吃晚饭时,全校师生吃饭去了,有老师下班延时,发现他在心理辅导室门口待着,那个教室一般没事学生不会去那里的,老师过去时没发现他做什么,但第二天,辅导室的门就被发现损坏了,找他谈话,他不承认,只是说他在那里玩过,没干啥。还反问我们有什么证据怀疑他呢。这样的学生,犯错多了,有反侦察反辩能力,真是没办法。后来又一个晚自习,一位老师的手机放办公室里,下自习发现手机不见了,立马排查上课出来上厕所的和下课后迟到的学生,我们迅速定好了嫌疑——他。常规的方法没效,没有目击证人,摄像头也拍不到这个地方,肯定不承认,搞不好师生关系搞僵。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,不管是不是他拿的,叫他帮忙找出来,所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,说明情况:有位老师的手机放办公室不见了,你的人际关系还可以,宿舍的都听你的,你到寝室里查一查,被子柜子里都看看,帮忙找回。第二天,那个孩子一大早就把手机送给了我,没说什么就进教室了。手机回来了,我也不再追究是谁拿的,没在班级提及这件事,但那个孩子好长时间不敢和我对视,上课也规矩多了。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洛克指出,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无地自容,“他们便会失望,而制裁他们的工具就没有了。他们愈是觉得自己名誉已经受到打击,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思想就愈加淡薄。
三 以身作则。
孩子们爱吃零食,各种零食袋,卫生纸丢得到处都是,教室里总是充满了方便面和辣皮的味道。我经常强调不要吃垃圾食品,要注意卫生,效果甚微。后来早自习布置了读书任务后,我就拿着扫帚和撮箕到处扫,椅子底下垃圾多的我多扫一会儿,边扫边说:“这么多呀!”“来,起来,让我帮你好好扫扫,给你个干净的环境。”有时候我什么也不说,故意皱着眉,对他们苦笑。我在后边扫,前边就有学生在捡身边的垃圾了,装进自己的备用垃圾袋了。这样扫了几次,教室垃圾就少多了。有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,丢三落四,每次讲试卷,习题就到处找卷子,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没听讲,这对于面临中考的毕业生更是大忌,这个时候我们各科都会进行大量的练习,学习方法上的错会使学生漏听一些知识精华。我就引导他们给试卷分类,各科分类,讲过的没讲过的分类,掌握了的和没掌握的分类,使用不同的讲义夹或是夹子,贴上标签,找起来容易。我每次进教室都是拿着夹好的资料进去的。
四 把握处理的最佳时机,运用灵活多样的处理方式。
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,面对学生出错一般在第一时间处理为宜,早发现,早诊断,早处理,一方面可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,另一方面效果最好,学生受到的教育最大,得到的启示也最多。